查看原文
其他

​魔改结局拉低影片层次——《误杀》

妙介子 妙看影视 2022-08-04


今天聊聊电影《误杀》。
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/ Visual (2019),别名误杀瞒天记中国版。
 
好的故事总会被一再翻拍,这部中国电影《误杀》也不例外。《误杀》就是将印度电影本土化,再次进行了翻拍。
影片原版故事由印度导吉图·乔瑟夫Jeethu Joseph在2013年自编自导,中文译名是《较量》。《较量》拍摄语言是类似方言性质的马拉雅拉姆语,马拉雅拉姆语使用人口仅2000万,影片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。2014年翻拍了一次,还是叫《较量》(Drushyam),还是小语种泰卢固语,不过使用人口有8000万。
但是《较量》里的故事十分扎实过硬,再次翻拍成《瞒天误杀记》,采用印度的大语种印地语后,立刻就火了,全球票房超过11亿卢比。相信喜欢悬疑类型电影的影迷都看过《瞒天误杀记》。
 
到中国翻拍《误杀》时,《较量》的故事已经拍过四次了。几次翻拍在剧情主线上都没有多少改动,都是小人物在面对滥用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时,选择用自己的智慧自救。
究竟是以恶制恶大家鱼死网破,还是祈求大人物良心发现放过小人物,这还是由观众们自行观影探索。
 
《误杀》的口碑十分不错,放在整个12月也几乎是打遍影院无敌手的状态。
《误杀》在将原作翻拍时,加入了很多贴合时代的改编。比如将原来的有线电视供应商改为了网络供应商,为随后的监控电视埋下伏笔;原作里的狗变成了多次出现的山羊,寓意替罪羊、食罪人;将原作里的听经改为更加切合泰国国情的泰拳,并且用蒙太奇手法,将激烈的泰拳和强烈的冲突剪辑到一起,细微之处见真章……
诸多前后联系紧密的细节,让被粗制滥造影片糊弄多年的观众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。于是影片的口碑变得非常好,在众多自来水的自发引流下,进一步推动影片票房。
 
在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里看似不着调不靠谱的肖央,摇身一变,在《误杀》中扮演男主角李维杰。他看似没啥大成就,每天看看电影修修网络,看起来甚至有一点儿窝囊。但关键时刻却可以做到挺身而出,挡在妻女之前,为这个家遮风挡雨。
责任与担当,智慧加鸡贼,小老百姓之间也是藏龙卧虎。比起影片,更令人感兴趣的是,李维杰·肖央是不是唐探电影宇宙里的神秘Q呢?
 
优秀的原作经得起不做修改的翻拍,也禁得住魔改版翻拍。想西班牙电影《看不见的客人》就经历多次翻拍,意大利翻拍成《死无对证》时,丝毫不改,依旧是一部优秀电影。
《较量》到《瞒天误杀记》,再到《误杀》,有贴合时代元素的改编,也有迎合国情的改编。
《误杀》中有许多优秀的细节元素,很多自来水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进行称赞,这里不再多说。此外,《误杀》还将影片结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,更加符合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。
 
电影的核心是故事,细节再出色,也只是锦上添花。
比起那些锦上添花的细节改编,《误杀》中最大的改编就是结局处理。实话实说,我很不喜欢这个结局。
不要说结局的改变是因为片中有很多细节暗示,这是因果倒置的解释。《误杀》为了采取这样的一个结局,所以在前面设置了很多细节元素。李维杰一家人的修改版结局是因,为了促成结局的细节设置是果,只不过是看起来有了这些细节设置,促成了修改版结局。如果有人用循环论证来解释魔改结局,那就是没有缕清因果关系。
 
如果这是一部国产原创作品,结局的折腾法可以勉强打70分。
可惜这是一部翻拍电影,珠玉在前,对比原作,改编的虎头蛇尾顶多给个60分。
 
《误杀》的结局让整部影片失去了原有的韵味。
影片刻意将符合人们最朴素善恶观的结局改成为了强调法治的结局,本身就不是尊重价值观的做法。
不管什么样的价值观,不符合人们最基本的善恶观的,都是矫揉做作的说教,如果没有快意恩仇,自然不会有最初的酣畅爽快。父母为了保护子女,什么事情都可以做,没有子女的人自然不会懂。就像影片中的街头采访一样,如果自己的女儿遭遇此般不幸,你会如何处理?那么李维杰还有错吗?
 
有人说,李维杰结局的处理方式是为了教育女儿,他选择以身作则,教育女儿不撒谎。
想想这种逻辑是不是很好笑,李维杰的自首行为本身带有欺骗性质,知道藏尸地点与杀人行凶并不一样,用欺骗的方式教育女儿不要欺骗本身就不对。
或者说他的父母当年死于暴乱,他为了平息暴乱而自首,但警察局的公信力已经荡然无存,暴徒们还会相信这个自首没有阴谋阳谋么,该闹事的肯定还会继续闹事。
强行为这个别扭的结局找理由,同样也不合适。
 
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,那秉公执法也是每个执法者的职责。
当执法者依靠自己的权力地位,违法乱纪肆意作恶,却没有人能够反制,受害者只有依靠同样违法手段才能自保,何错之有。
原版中,男主人带着家人顶住压力,用智慧挑战扭曲的公权,虽身处弱势群体,却每每都能化险为夷,这里的不断反转和化险为夷都让观众感到紧张刺激。
 
《误杀》魔改结局之后,不禁让人怀疑折腾到最后到底为了什么,如果选择相信更大的公权力可以纠正次一级的扭曲公权力,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选择申冤。
寄希望于更高一层的权力,依旧是人治社会的惯性思维,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可以主持公道,本身就不是法治社会该有的样子,强行往法治社会上靠,就是一种很拧巴扭曲的行为。只要人们还喜欢侠盗义警,法治之路就漫漫无期。
 
翻拍经典赚得口碑票房,
魔改结局拉低影片层次。



欢迎留言讨论






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,欢迎关注公众号:妙看影视

我知道你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